文 | 加贝才来金河配资
“人无千日好,花无百日红。”
德云社在多年的风光辉煌之后,终于迎来了不小的波折。从曾经的“座无虚席、满坑满谷、一票难求”,到如今的“昔日辉煌”,这一切似乎都成了过去的回忆。
曾经,那些火爆的专场,一票难求,连最贵的票价也能被炒到上万,几乎与顶级明星的演唱会不相上下。而如今,德云社的辉煌时代,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,逐渐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。
展开剩余85%面对这一转变,郭德纲作为班主,迅速调整了策略,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。拍电影、开演唱会、唱京剧、办相声专场……德云社的多元化发展,是否能再度找回曾经的体面?
还记得岳云鹏最经典的那一句开场白吗?“今天又是满坑满谷的观众,齐满坐满,非常感谢你们的到来。” 看似平常的一句话,却在无形中传达了一个信息——“德云社的专场,永远不缺观众”。曾几何时,这句开场白确实不止是嘴上说说,那时的德云社,的确“座无虚席”。特别是在最火爆的日子里,几千元一张的票,几乎被炒到了天价,成了明星级别的演唱会一般的存在。
然而,光辉岁月似乎已经远去,德云社的门票销售情况近年出现了明显下滑。以今年的“四海福临”专场为例,青岛站的预售直播间观看人数虽然突破50万,却仅有37%的转化率,创下了德云社近五年的最低纪录。虽然门票在半个月内都未售完,但曾经的“秒光票”现象已经不再。往年票一开,几秒钟内就抢购一空,完全不需要等到演出前几个小时。
更让人堪忧的是,南方市场的表现更为惨淡。郴州站——一个位于湖南的小城市,上座率低得出乎意料,尤其是二楼的座位几乎空无一人。张鹤伦和郎鹤焱作为主力阵容,他们的表演能力并不差,但观众的反应却给出了现实的反馈。的确,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在北方更受欢迎,虽然网络让南方人对这一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但许多人仍然对这种幽默方式缺乏共鸣。尤其是那些南方城市,很多观众在初次接触时,难以理解相声中的某些包袱,可能一次尝试之后便放弃了。
反过来,如果选择在南京、成都这样的大城市开专场,可能会得到更好的反响。这些城市包容性强,观众对各种形式的表演更能接受。而在市场需求逐渐下降的今天,德云社显然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。
此外,近两年,随着政策的放开,德云社的演出场次越来越多金河配资,原本供不应求的情况逐渐消失。如今,想要去看相声演出,不再需要拼抢门票,随时都能买到票,这使得人们的热情大不如前。
票价也是问题之一。德云社的票价大多在五六百元左右,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,一家人花近两千元去看一场相声,似乎不太划算。尤其是在如今消费降级的背景下,许多人会觉得,站在台上的不过是两个人说说话,凭什么票价那么高?
此外,一些新兴的相声团体正在迅速崛起,他们的票价相对亲民,仅需一二百元就能观看,且其演员的水平也不容小觑。比如曹云金的“听云轩”、高晓攀的“嘻哈包袱铺”以及苗阜和王声的“青曲社”,这些团体虽然年轻,但凭借较为合理的票价和新鲜的表演风格,迅速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。与之相比,德云社的普通演员的票价甚至接近这些新兴团体的招牌演员,这让不少观众开始犹豫,是否要花同样的钱去观看更具吸引力的表演。
网络的发展也对德云社造成了影响。许多经典的段子早已在网上刷了无数遍,观众已经对这些内容非常熟悉,再去现场观看的需求逐渐减少。
德云社的“专场票难抢”现象,或许是迟早的事情。没人想到,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。老郭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,但其对策却让人感觉“过于急功近利”,甚至让观众感到有些不满。
德云社如今的几位顶流演员,几乎都在外面发展副业,纷纷进军娱乐圈。秦霄贤,这位霄字科的学员,凭借出色的外貌与表现,迅速成为德云社的新星,但由于私生活的争议,他也未能完全保持形象,然而其资源却不断增加。近期,他主演的一部法医题材电影即将上映,但观众对于他是否能够同时做好相声与电影,心中却并不乐观。
张云雷,早已“脱离”德云社,转型开起了演唱会,虽然歌唱得不错,但作为一名相声演员,为何要跨界当歌手?岳云鹏也宣布将要开演唱会,大家开始质疑,这是不是集体转型的开始?不过,岳云鹏的“寡妇嗓”似乎并不适合唱歌,他的原创曲目也寥寥无几,这样的转型,不禁让人怀疑是不是单纯的“捞钱”之举。
而郭德纲,作为德云社的领军人物,自己也开始唱起了京剧。这种跨界的尝试,虽然充满挑战,但也让人感叹,是否这是一种艺术的“贪心”?相声演员转行唱京剧,难道与一些相声票友上台演出有何不同?
至于德云社的“太子爷”郭麒麟,这几年几乎没有再专注于相声,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娱乐圈,忙于拍戏、参加综艺节目。正如很多人所说,郭德纲是否该管一管这些“明星演员”,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做艺的初心,毕竟,学艺先学做人,才是永恒的道理。
发布于:山东省华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